惠普在其“混合現實”愿景中突出了四大技術趨勢——3D轉換(3D transformation)、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超移動性(hyper mobility)和微流體(microfluidics)。HP的3D轉化概念是通過其MJF 3D打印技術和Sprout計算機平臺實現的。
整個在桌面機時代接受數字辦公教育的時代正快速進入到移動時代,不僅僅是惠普,谷歌更是為其下一個幾十億互聯網用戶做出了立足今天的戰略計劃,為用戶創建全新的體驗,完全定制化的體驗。
本期,3D科學谷要談的是惠普指出的這四大技術趨勢中,3D打印與物聯網的關系。結合這兩種革命性的技術發展趨勢–數字化制造與大數據–開始為許多行業提供工具,可以徹底改變監控的方式,并通過數據分析和改進、提高產品質量。
3D打印技術幫助企業實施產品改進、加快設計迭代速度,在材料的選擇和產品的設計方面,帶來新的創新的商業模式,并且讓企業更有效的節省成本。
由于物聯網的發展帶來的額外功能,可以使3D打印更有前途,并誕生出令人興奮的未來企業。事實上,根據塔塔咨詢公司的調查利用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制造商,在2013和2014年之間的平均收入增加了28.5%。
連接物聯網和3D打印,以獲得更聰明的應對競爭的方式,在競爭中,結合這兩個技術將使企業在生產過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效。物聯網和3D打印的結合是雙向的,一個方向是3D打印技術所制造的植入式感應器等監測設備直接“預埋”到產品中作為一種制造技術手段與物聯網發生直接聯系;另一個方向是物聯網所積聚的大量大數據反饋給3D打印的制造系統,以實現更精益的生產及供應鏈管理和更加適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設計。
3D打印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在航空航天、汽車、電子和醫療保健行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物聯網在這些行業中均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將監測結果連接到大數據分析,確保高效的質量控制。不僅如此,物聯網還通過不斷增長的傳感器收集每一個可能的數據,分析與人類有關的行為和互動,并允許企業收集他們的產品行為信息,用來了解和預測未來的行為。
通過放置傳感器,收集和分析制造信息,實時檢測生產問題,該技術還可以用于特定的用途,如分析溫度和結構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制造車間里的產量質量。
總之,結合這兩種革命性的技術–數字化制造與大數據–開始為許多行業提供一種工具,可以徹底改變監控過程的方式,分析和改進產品質量。
畢馬威曾預測物聯網和3D打印位居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前三名技術,而到2020年,活躍的無線連接設備數量將超過409億,這為二者的結合提供了充足的數據空間。
同樣,咨詢公司IDTechEx預測,到2025年,3D打印市場將達到200億美元(£140億),預計全球3D打印支出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保持在27%的水平,從2015年的近110億美元(£80億)增長到2019年的267億美元(£180億)。
在物聯網所需要的零件方面,3D打印技術具有的巨大市場潛力表現在可能被越來越多地用于制造更廣闊的產品,如電氣和光學傳感器、天線和其他工業物聯網的應用,使設備在未來真正成為“智能連接的電路“。
在未來幾年里,我們也將看到金屬3D打印的快速發展,以生產更廣泛的產品,包括更多的醫療植入物。而更多跨界的材料解決方案將誕生,包括何結合不同類型的材料,如金屬和塑料的打印,如何在打印過程中嵌入組件,如傳感器、電子和電池。
惠普預測的未來30年內將會深度影響科技發展的四大全球因素:
迅速的城市化:未來30年里,97%以上的人口增長將發生在中國、印度和非洲等新興市場。
人口結構的變化:到2046年,超過一半的世界人口預計將超過50歲。
超級全球化:隨著發展中國家的更多人接入互聯網,全球化繼續擴大。
創新加速:移動化為可穿戴或可植入的在線技術鋪平了道路。
3D科學谷認為這些全球發展因素都將推動物聯網解決方案結合3D打印數字制造工藝,幫助成就新的“數字企業”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