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滿挑戰的2012年過去了,我國模具工業克服了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和持續歐債危機對經濟增長的沖擊,實現了經濟穩步增長,預計銷售總額實現兩位數增長,模具出口增長超過20%。面對未來,只要我們清醒認識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客觀分析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堅持不斷推進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繼續實施“出口帶動”、“項目帶動”和“創新驅動”戰略,相信我國模具工業在2013年乃至“十二五”期間,一定還會有大的發展,一定會實現“模具強國”的偉大夢想。
模具的作用被廣泛認可,地位穩步提升
回顧不平凡的2012年,我國模具工業在跌宕起伏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夯實基礎、開拓創新,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指標,更可喜的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堅持轉型升級、苦練內功,整個行業開始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首先,模具在國民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進一步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工信部制定的“三基規劃”開始落實,列入國家和地方支持的模具項目大大增加:以提高高檔模具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的8項技術改造項目年初通過評審,被列入國家項目,投資額度超過10億元,在規模上是模具行業近三個“五年計劃”以來的第一次。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各級政府對模具研發項目的經費支持超過1億元,用于獎勵和補貼模具新產品研制、標準制修訂、科技成果和市場開拓的費用超過6000萬元。
為支持模具出口,財政部制定的新的模具進出口稅號也在2012年1月開始施行,是近20年來第一次調整模具進出口稅號;商務部在模具行業第一次授牌“科技興貿模具出口基地”,并著手研究提高精密模具出口退稅率和支持模具海外營銷網絡建設的政策等。
同時,模具對產品制造業在產品結構調整、提升質量和效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方面所發揮的支撐、保障作用得到進一步彰顯。2012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增長乏力,我國經濟增長的壓力也明顯加大。為適應由高速增長轉向穩定增長的變化形勢,我國制造業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模具作為產品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模具用戶行業,如汽車、家電、IT產品、包裝品等行業的充分認識和高度重視,進而推動了模具行業發展。
我國模具工業與時俱進,健康發展
模具行業自身的轉型升級也取得成效。中國模協換屆后,利用三次重大活動進行模具行業轉型升級的交流、研討。首先,通過學習國家有關文件政策,分析模具行業轉型升級的歷程和面臨的挑戰,模具行業開始形成關注氛圍并取得共識:明確轉型升級是模具行業由大轉強的必經之路;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的主體是企業;要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進步為手段,以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和產業集群為主要方式,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產品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模具行業轉型升級的量化指標體系。2012年模具行業取得的成績主要有:
(1)重點骨干企業成長壯大。中國模協修訂了《中國重點骨干模具企業評定細則》,對原授牌的110家重點骨干企業進行了復審(通過103家),對新申報的48企業進行了評定(通過30家)。中國模協發布了133家模具行業重點骨干企業名單。
(2)科研開發碩果累累。模具行業2012年獲得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6項,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在2012年上海國際模展上,評定“精模獎”146項,其中27項一等獎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成果的研發和應用,推動了模具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總體水平的提升。
(3)推進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中國模協召開了“模具行業推進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交流會”,工信部科技司和中小企業司領導到會解讀國家政策、指導模具行業推進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按計劃參加“機械工業優質品牌”培育工作(2012年模具行業為塑料模具),有9個塑料模具企業經過行業初評。
(4)繼續推進信息化建設,模具行業數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自動化生產線和大規模定制生產已有了良好開端。
(5)特色模具產業基地又添新兵。寧波北侖獲中國模協“中國寧波(北侖)壓鑄模具產業基地”授牌。
(6)創新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也取得成績,中國模協人才培訓基地增加2個。
展望2013,充滿信心
展望2013年,全球經濟形勢雖仍不容樂觀,但緩慢復蘇的趨勢已然明顯;同時,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邁向制造業強國的步伐更不會停止,通過推進轉型升級反而會加快。這種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也為模具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舞臺,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讓我們滿懷信心地去迎接我國模具行業新繁榮!
值此新年到來之際,我代表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對支持模具工業發展的各級政府領導表示衷心感謝!對團結奮斗并取得優異業績的模具界同仁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侯!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事業豐收!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武兵書
|